
今年水泥新增產能達2億噸 遠超淘汰目標
2011-05-13
今年水泥新增產能達2億噸 遠超淘汰目標
工業和信息化部10日下達2011年18個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的目標任務。有10個行業較2010年的淘汰任務目標加重,其中,平板玻璃、煉鋼、鋅冶煉、水泥等行業位列“前茅”。
工信部今年計劃淘汰的1.33億噸落后水泥產能計劃,雖然比2010年增加了4200萬噸,但目前供大于求的狀況及水泥價格不會有太大改觀。 今年水泥新增產能達2億噸 “許多企業前幾年就已經是在落后產能名單中,國家每年都會給相關企業下達淘汰落后產能的指標,并不是一年全部淘汰完,如果企業希望繼續從事這個行業,那么在市場需求增加的情況下,企業會投資新的生產線。”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常務執行副總裁張劍星昨天告訴《第一財經日報》。 數字水泥網總裁劉作毅告訴本報,實際上今年新增的水泥產能將達到2億噸以上,遠遠大于淘汰落后產能的指標。 在他看來,淘汰落后產能對于市場本身幫助并不會太大。他說,2007年以后,淘汰落后產能政策只有對于四川地區的水泥市場有較大影響。 水泥行業產能過剩已經談論多年,國務院曾在2009年出臺政策,要求嚴格控制新增水泥產能,執行等量淘汰落后產能的原則,對2009年9月30日前尚未開工水泥項目一律暫停建設并進行一次認真清理,對不符合上述原則的項目嚴禁開工建設。 “最近兩三年,由于四川地震對于水泥的需求拉動等因素,整個行業的產能增加也是最洶涌的時候,這導致2011年和2012年水泥市場的壓力非常大。”劉作毅說。在需求刺激下,去年全國水泥產量達到18.7億噸,創歷史紀錄。 不過,雖然淘汰落后產能對于價格影響并不大,但是也絕非沒有影響。張劍星認為,淘汰落后產能短期對于提升水泥價格影響不大,不過對于行業健康發展,提升產品質量有較大益處。 10行業淘汰任務“加碼” 水泥只是工信部此次公布的淘汰落后產能行業中的一個。工信部昨天公布的政策文件顯示,今年18個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目標任務為:煉鐵2653萬噸,煉鋼2627萬噸,焦炭1870萬噸,鐵合金185.7萬噸,電石137.5萬噸,電解鋁60萬噸,銅冶煉29.1萬噸,鉛冶煉58.5萬噸,鋅冶煉33.7萬噸,水泥13355萬噸,平板玻璃2600萬重量箱,造紙744.5萬噸,酒精42.7萬噸,味精8.3萬噸,檸檬酸1.45萬噸,制革397萬標張,印染17.3億米,化纖34.97萬噸。 上述淘汰落后產能目標任務中,分地區看,河北、河南、山東、山西等省煉鐵、煉鋼、焦炭、平板玻璃、造紙行業淘汰落后產能任務較重;河北、山西、遼寧、浙江等省水泥行業淘汰落后任務較重;湖北、山東、浙江等省印染行業淘汰落后任務較重;湖南、內蒙古、貴州等省(區)鐵合金行業淘汰落后產能任務較重。 相比于2010年,18大行業中共有10個行業的淘汰落后產能目標任務量有所上升。其中,淘汰煉鋼產能任務量增加1802萬噸,銅、鋁、鉛、鋅等4種有色金屬冶煉落后產能淘汰量都提高近一倍。 記者注意到,18大行業都面臨產能過剩的矛盾,其中電解鋁、水泥、鋼鐵、平板玻璃等曾被國務院列為6大產能嚴重過剩行業。 鋼鐵新增產能也遠大于計劃淘汰的落后產能。中國聯合鋼鐵網分析師胡艷平告訴本報,淘汰落后產能顯然有利于整個鋼鐵行業發展,問題是受到體制、稅制等多種原因影響,國內淘汰落后產能執行情況一直不夠理想。“關鍵在于執行。”據中國聯合鋼鐵網初步統計,今年全國新增煉鋼產能約5000萬噸,即使徹底執行,粗鋼產能仍將保持上升趨勢。 平板玻璃同樣如此。該行業今年計劃淘汰2600萬重量箱,相比于2010年提高接近4倍。但是來自工信部的數據顯示,目前各地尚有在建、擬建平板玻璃生產線有30余條,待釋放產能高達1億重量箱。 工信部曾多次發文,要求控制鋼鐵、水泥、平板玻璃等行業的產能擴張,但是這種擴張的勢頭并沒有得到遏制。 劉作毅認為,競爭是淘汰落后產能最好的工具,在充分競爭的情況下,優質企業自然會將落后企業淘汰出局。